首页

女主调教男奴黄金圣水

时间:2025-05-24 04:01:19 作者:报告:“洋网红”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浏览量:59168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1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歌唱家吴碧霞。 中国音乐学院供图

  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团长、指挥家许知俊执棒,携手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和北京音协合唱团,选取了《枉凝眉》《叹香菱》等10首歌曲、5首器乐曲,与观众在音韵中感受原著的风骨气质。

  作曲家王立平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精心创作了一系列经典音乐,不仅为剧集增添古韵色彩,更以其优美音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吴碧霞也因音乐与《红楼梦》结缘。自12岁起,她便被《红楼梦》中旋律动人的音乐所打动,并将《红楼梦》中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铭刻在了心间。

  吴碧霞的演唱气韵悠长,感人至深,更难得的是,她对《红楼梦》中的音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悟,并在演绎时融入了自己深深地思索和丰沛的情感。在吴碧霞看来,《红楼梦》最具魅力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承载一个人不断的成长,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而且常唱常新。

歌唱家吴碧霞。 中国音乐学院供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葬花吟》的歌词,以往人们在欣赏它的时候,体会到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悲情,而在吴碧霞的解读中则是“并非低头葬花,而是昂首问天”,观众们在她的歌声中体会出一种不一样的风骨和哲思。

  另一首《分骨肉》是所有曲目中风格最独特的一个,作曲家为了表现探春远嫁的悲鸣,全曲偏重于西洋化,有一种大线条的戏剧化张力。吴碧霞坦言,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前辈恩师和亲人不断离开,这个过程会让人理解《分骨肉》更深层次的含义。“唱歌不仅仅是去体现美,在‘美’中感觉到人生的五味杂陈和喜怒哀乐,所以音乐能够产生共鸣。”

  从当年模仿原唱陈力的“照猫画虎”,到如今在演出舞台上唱完全场,吴碧霞非常感谢老师王立平这一路的扶持,“这样的鼓励和陪伴的过程,让我不断地进一步认知《红楼梦》背后深厚宽广的文化内涵,指导我带着《红楼梦》进入到当下的社会中。”

歌唱家吴碧霞(左)和指挥家许知俊共同谢幕。 中国音乐学院供图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也在带学生,《红楼梦》组曲是重要的教学实践内容。“我希望《红楼梦》系列可以作为中国声乐艺术教育的点睛之笔,集演唱、演奏、朗诵为一体的这种表达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够一体化带动教学演出,并推进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这对推动我们声乐艺术和作品创作的发展,推动国民对于中国音乐的认知和自信都是非常好的。”(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合国际枢纽港汽车交易中心启用 助力扩大“新三样”产品出口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熊雪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熊雪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特写:因为“一张照”,爱上一座城

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弄清楚我们的文明以何连续、何以连续,充分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怎样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以及未来中国。

广交会观察:跨境电商助中国企业“逐浪出海”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创立,致力于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杂交水稻的选育。2023年,杂交稻品种“粒两优8022”在四川德昌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刷新杂交水稻单季产量世界纪录。

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进入“快车道”

“未来几天防汛压力仍较大。”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于小虎称,前段时间区域内降雨致使积水积涝较严重,唐白河上游唐河、白河相继形成洪水,排涝仍需时间。

跨越黄茅海“延长”港珠澳大桥!到底为了什么?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覆盖了绝大多数草原、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以及绝大多数未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

相关资讯
台湾文学青年“登陆”:我看到许多诗词描绘的景象

党的创新理论具有胸怀天下的品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向知识话语转化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转化为知识话语并提升知识话语影响力的过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以知识话语博弈为表现形式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在国际学术话语交流交锋中,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为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迫切需要加快党的创新理论原理性理论成果的知识话语转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学术话语权,从道理学理哲理维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回答世界之问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热门资讯